谈孩子的教育:使命、热情、知识

使命,这个词,在 2020 年夏末的时候,在我心里有一点被唤醒。这源自于 8 月份,参加了 4 个周六全天的宣教动员培训课程《国度课程》(一个基督教宣教的入门级培训)。

9 月初,开始阅读《优秀的绵羊》。大约一年前,孩子的校长 Ms C 在一次家长会上,极力推荐。这本书买回来后,一直被放在书架(成年人的精力实在是太分散了😄)。再次翻起来的时候,纸张竟然有些泛黄了。

作者,威廉.德雷谢维奇,在常春藤盟校呆了 24 年:在哥伦比亚大学读本科&博士,并任职 5 年研究生导师,后在耶鲁大学任职 10 年。我想,以作者这样的背景,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做一些观察与点评,应该是中肯的。

和身边一些朋友一样,我们有让孩子以后去美国学习的打算(如果孩子具备这个能力的话)。有这样的想法,并非我们了解美国的高校,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比较和认识。美国的教育,相比国内,总归是领先的,如果能有机会和条件,选择出国留学,大体不会错。

但在作者的观察之中,美国的高等教育(特别是名校教育),暴露出很多的问题。

名校如哈耶普(哈佛、耶鲁、普林斯顿),学生们从本科入学,到毕业就业,从始至终处于高压竞争。高压竞争之下,学生们在学术、品格、兴趣、社交方面的发展,变得极度功利化、浮于表面。比如,花上短短一两天时间体验一个专业活动,就能说「对此专业有所涉猎」,在简历上记上一笔,增分填色。又比如,为了在社交中显得自己阅读广泛以及有谈资,读书只读首尾章节和书评。

一路过关斩将的名校学生,精英中的精英,已经将竞争、追逐,视为正常的生活状态。似乎,只有不断的通过竞争将他人碾压,一次次的证明自己,才能给这些名校学生/毕业生带来相应的安全感。为了竞争,不惜牺牲健康、友情、爱情、个性探索、兴趣发展、业余活动等等。

社会风气、竞争环境,将名校精英放在一个使劲往前冲的洪流之中,遗憾的是,很多人来不及去问:为什么要出发?为什么要一直往前冲?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热情所在。即便知道,也只能将其压在心底封存,因为聪明的人都知道「这不是一个最优选择」。去追寻自己热情、兴趣的人,变得越来越少。

这种忽略内心热情,追求世俗意义的成功,在精英们选择大学专业、选择就业方向时体现的更为直接。「明眼人」都会去选择「多金行业」,比如金融、咨询。而另外一些专业,如:牧师、作家、教师、考古学,甚至基础科学研究都很难被重视。金融、咨询,专业本身没有问题,但如果整个社会的年轻人对此趋之若鹜,那应该是值得反思的。

精英们进入三十/四十岁的时候,尽管大多数人在世俗意义上是成功的,但依然会面临一个价值感缺失的问题。很多人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开始有些反思: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、方向、生活方式?工作对应的价值感何在?当初的选择,是正确的吗?

我认为,人到中年才思考「价值、方向」,并不算晚,更不能说是错误。但是,如果能在年轻时找到个人的使命、价值、热情所在,难道不更好吗?原本,这些应该是大学教育要帮助学生们去发现、探索的。而现在的大学教育,在这些至关重要的层面,已经完全丧失其大学教育的意义,即使在全球最顶尖的欧美名校。大学,几乎已沦为以世俗价值为导向的职业培训学校。

当然,作者也承认,好的方面是,最近一些年,美国的高校逐渐看到问题所在(比如:教授重科研、轻教学的问题),情况在慢慢改观。

世界上会有名校,但一定没有一所完美的学校。即便完美的大学不存在,但大学教育中的不完美,不应该被忽视。大学教育中的这些问题、弊端,大家几乎都能一眼察觉,大家都在谈论,但却很少有人能从潮流中脱身,原因是什么?

我想说,是信仰的缺失。

粗浅的认为,教育,有几个层次,由浅至深:知识、热情、使命。先聊最内核 – 使命。

使命 / MISSION

对我来说,很难聊「使命」这个词。因为,这个词的基督信仰色彩非常重。

使命,中文解释很贴切:出使的人,所领受应完成的任务;应尽的责任;指奉命办事的人。见《左传·昭公十六年》:“会朝之不敬,使命之不听,取陵于大国,罢民而无功,罪及而弗知,侨之耻也。”

使命,不是自己赋予自己任务。而是,从他处领受的一个任务、责任,奉命办事。往往,人只会从比自己更高、更正确、更完美的「地方」领受任务。

使命,不是为了成就自己的意愿、想法,而是为了成就那位比自己更高的、更完全的意志、意愿。

有谁比人更高、更正确、更完美呢?唯有上帝。

我 22 岁大学毕业,工作 15 年,在三十/四岁时,《优秀的绵羊》书中提到的「中年价值感缺失」,我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到的。我的内心中,时常有一种空虚,时常去寻求意义感,时常自问「我的方向在哪里?」「什么是值得自己全情投入的事?」很遗憾的是,一直找不到。最近,我才略微明白为什么自己找不到使命。

因为,我一直在自己身上找使命,一直想要「自导自演」的给自己赋予意义、价值,我想要成就自己的意愿、私心。所以,这样「自导自演、自封为王」的使命,经不起时间的考验,连自己都无法说服。更不用说,用这样的使命去驱动自己的人生。

作为基督徒,使命,要回到信仰中,去思考上帝的意愿、心意,去领受从上帝赋予每个人的使命。

上帝的意愿是什么?整本圣经告诉我们:神对人的救赎、神国度的恢复。基督徒的使命,就是去实现上帝的意愿。每个人,所处的时代、民族不同,个人的天赋、恩赐、热情方向,也不一样。上帝没有规定背负使命的人必须做什么,没有给出任务细节,而是给出了「指南针」,明确使命的方向。

这次通过 8月份《国度课程》,对于使命的认识,我有了以上的更新。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,特别是基于基督信仰的学校、家庭教育来说,帮助和引导孩子去认识、领受使命,让他们能够在青年时代找到一生的真正价值所在,是重要、宝贵的。而不是,人到中年依旧还在徘徊、迷惘,在哀叹、无力中度过一生。

热情 / Passion

完成从「上面」所赋予的使命,需要有一个途径。更直白的说,需要有一个专业才能。每个人的专业,不应该随便选择、跟随潮流选择,而是为了实现、完成使命,基于个人的兴趣、个性选择,是一个人的热情所在。一个人,对一件事情是不是有热情,是看得出来的,即便是个孩子。

世界上有各种专业才能,人的各种专业才能,都是为了爱人、帮助人,去达成上帝的意愿。才能各异,有大有小,但都是神按个人的信心大小分给个人的(罗马书 12:3)。所以,相比从人的角度出发的「专业/才能」这个词,基督信仰里「恩赐 Gift」这个词更贴切。所谓恩赐,就是上帝所赐的能力。

家庭与学校、父母和老师,哪一个更应该帮助孩子去发现 他/她 的恩赐(专业才能)所在呢?我认为,必然是父母。好的父母,应该是更了解孩子的个性、兴趣的,也能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言传身教的给孩子带来「恩赐」方面的影响的。

就我的成长经历而言,初中时选择美术这个方向,是父亲给我的选择(也算是观察我从小喜欢画画),几乎是功利的,因为中考时美术特长生可以加分,而高考选择「设计」作为大学专业,存在一些偶然性,作为高中生的我,其实对于设计并无太多了解。但所幸,不管是美术,还是设计,我都有热情在里面。

身边的一些朋友,包括以前在职场中聊过很多候选人,就不如我这般幸运。很多人,其实是对从事的专业没有热情,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自己的热情所在。

知识

将时间放到「一生」这个长度,一个人在学校教育阶段获得的知识,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了。所以,有一个段子说,一个人博学多才的顶峰,是高考的时候(了解的知识最全面,对知识的掌握最牢固)。而高考之后,进入大学、职场,很多物理、数学、生物、地理等等知识都忘得一干二净。丢失了这些知识,却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、工作。(当然,有些学科存留的不一定是知识本身,而是思维能力)

其次,与知识本身相比,获得知识的能力、方法,更为重要。活学活用中的「活学」,就是指有好的学习方法、能力。而「活用」,就是实践,这也是知识方面不可或缺的。

总结

孩子的教育,是一个长跑,是一个长期价值的事情。方向的发现、定位,动力的激活,远比知识的积累重要。使命,带来方向感,而符合孩子的专业/技能,会激活孩子的热情、动力。
我想要更为夸张一点说,在孩子教育这件事上,过分关注短期,你就注定失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