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 年盛夏,工作一年多的我,只身来到杭州。秋天的时候,接受了一位朋友「周日一起唱歌、吃饭」的邀请,意外的进了基督教会的门。
就在那时候,认识了周哥与沙姐。
现在,我在教会中看到初出茅庐、踏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,特别是年轻的弟兄,心里总是会生出一些关爱。从他们身上,我看到 2006 年的自己,充满理想、活力、热情,同时也稚嫩、茫然、懵懂;也总是回想起,在我青年时期,我所认识的第一对基督徒夫妻 – 周哥与沙姐,给我的影响与帮助。
周哥和沙姐,其实也比我大不了多少。2006 年,我 23 岁,周哥,可能是 28 岁。我回想起 28 岁的自己,是没有他们那样的成熟、爱心、开放,去关心周围的人。
每次谈起我的信仰历程,一定会谈及杭州的那间小教会;而吸引我留在教会不曾远离的,有很多因素,其中非常特别的是,周哥与沙姐家的厨房。
当时,教会的场所就是他们家中。沙姐烧得一手好菜,每周五,我基本上不会缺席。从文三路下班后,骑车赶往他们家。进门就直奔厨房,坐下,吃饭(下班略晚,大部分的时候他们已经吃过饭),丝毫没有客气,几乎就要当成自己的家了。沙姐在一旁,边忙边说,多吃点多吃点。周哥有时空,在桌边谈谈新闻、文学,开开玩笑。而我,只顾着吃。
以至于,好几次我半开玩笑的和人分享,早些年,我能够在教会坚持留下来,是因为沙姐家的厨房。当然,其实不只是因为厨房,更是因为他们因着基督信仰而发的爱心。当时,像我这样的「单身食客」,还有好几位。
一个人单身时,如果能认识一对成熟的夫妻,特别是能认识一对基督徒夫妻,是一种祝福。单身时,对于未来,有无限憧憬,也无比的无知。未来,要如何生活?要认识怎样的朋友?要和怎样的人结成伴侣迈入婚姻?这些方面,在我单身时,周哥与沙姐,给我很深的影响,塑造了我很多的认识。
按世俗「有房、有车、重彩礼」的标准,我 26 岁时,应该没有条件结婚。
当我看到周哥与沙姐的家庭,近距离的感受他们的生活时,我更新了认识,金钱不是婚姻、家庭幸福的唯一条件。不富足,即便是有缺乏时,依然可以欢笑,幸福,依然可以去关心、安慰周围的人。这是我所期盼的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样子。现在这个世代,多少单身的年轻人,正对婚姻的高昂成本感到负担沉重,同时,又对于耳闻眼见的婚姻中的不幸,完全丧失结婚的动力与盼望。
我在杭州的几年里,周哥与沙姐一直是租房,我也曾经帮助他们搬过两三次家。每一次,房子都被沙姐收拾得干净,布置得温馨,充满了「周哥与沙姐」家庭的味道。他们家中,常常的接待教会的弟兄姐妹,一起吃饭、交谈、学习圣经。很多这样的温馨场景,依然在我脑中存留。与这样的家庭相处,让我慢慢建立了一个信心:谁说一定要买了房子,才能结婚?这对我后面的人生路,无形中是很大的安慰和鼓励。
周哥,是个博学、幽默、热情、乐观的人。和他在一起,一定不会有沉默无言的时刻。信仰、政治、文学、经济方面的话题和理解,他总能娓娓道来。我当时不善言辞,学识也浅薄(现在长进也不大),每当周哥谈论时,我只能恭听和简单回应,但依然增长了很多见识,至少是耳闻目染了不少学者名人的经历、故事、书籍,比如:刘军宁、马克斯韦伯、李文斯顿、戴德生、司徒雷登等等。离开杭州后不久,我很是觉得遗憾,当时没有更多的与周哥交谈、学习。以至于,后面每一次见面时,都会找他聊天,蹭一蹭「知识热量」。对了,周哥的拿手菜是西红柿炒鸡蛋(我从未吃过,只是传说),独门功夫是左右手互搏术 😄(这是啥功夫?懂的人自然懂)。
2006 年,我到杭州工作,结婚,女儿出生。7 年后,2013 年我加入流利说离开杭州来到上海。如今 2020 年,又是 7 年。离开杭州后,与周哥沙姐见面就少了,每年能见上一两次。时间与距离,是真的会淡化感情,而爱,又不是经常能表达出口。故写文以纪念、保存。
谢谢你们,周哥与沙姐。或许,对于你们来说,曾经接待一位年轻人,是再平常不过的事。而对于我来说,你们给我的帮助、影响,确是长长久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