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聊路亚钓鱼

自小,我就喜欢钓鱼。和我其他很多兴趣爱好一样,不精通,甚至惰于精进,但兴趣未随时间而减淡。

简单、朴素、实用,一直是我所追求的(虽然有时候价格上并不一定是便宜的)。尽可能少的购买,尽可能多的使用。2021年,看到一些朋友开始玩路亚,我略微关注了这种钓鱼的方式。冬天,在疫情与网课的背景下,我们回到在长沙老家。空闲之余,我玩起了路亚。

回头看,买路亚套装装备(国货光威小黄轮)可能是最后悔的一件事。尽管,在购买之前我已经从各种文章、视频的攻略中被强烈劝告「不要买套装」,但最终还是遵从了「先上手玩玩」的思路。新手朋友们,如果你们要玩路亚,我的建议也是,不要买套装。正确做法是,看一看你附近有哪些鱼种资源,能钓到什么鱼,一步到位的买一套略微让自己肉疼的装备。显然,我这建议,基本上也会被无情的忽略。😄

小黄轮套装炸线了

和其他的兴趣、技能一样,路亚入门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、精力、金钱。这个过程包括:如何挑选装备、如何装线/绑前导线/绑钩、各种钓组(软/硬鱼饵)的绑法/基本操作手法、如何抛竿(过头抛/侧抛)、如何防止炒粉炸线、如何解开炸线…得益于在长沙老家有一口自家鱼塘,以及6公里之外有一个付费路亚基地,交了一些学费之后,我不再生疏了。

在几个路亚鱼塘相对稳定的能钓上鱼,以及基本不会炸线之后,我升级了路亚装备。鱼竿与渔轮共花了2600元(SHIMANO荣光二代 M 鱼竿、DAIWA ALPHAS 日款渔轮)。似乎,现代文明世界的任何活动,装备上往深里走,都是一个无底洞(如摄影、骑车…)。所以,量力而行,够用就好吧。好的装备,操作性、体验上会更好。至少,对于一个基本入门的路亚玩家来说,它会让人感到安心。因为,你不用担心一些错误是装备太差导致的,比如:装备性能导致的炸线、抛竿距离不足。此外,毫不掩饰的说,这套装备提升了我一些自信,至少不会通过一套「小黄轮」装备暴露我是新手这个事实。虽然,能否钓上鱼,和装备并没有最直接的关系。

我在路亚黑坑里(黑坑,指付费路亚鱼塘)花了不少钱。在长沙,放鱼后的首钓 收费 240元 / 180元,偷驴(首钓之外的时间)收费 100-140元,基本每周都去一次。但实际想想,在长沙就生活了两个月,其实也没有多少次数,没花太多钱。对于花这么多钱去钓鱼,我的父母很难理解。我能理解他们。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。在解决温饱之外,力所能及的情况下,发现并培养一个兴趣爱好,是幸运的、也是值得的。活着的乐趣就在此,不然生活真的太单调了。

传统台钓,是打好窝、下竿、坐着看浮漂等鱼。相比台钓的「静」而言,路亚是「动」的。站立、走动找鱼、不停的抛竿、操作鱼竿/鱼线、通过鱼竿直接感受鱼的咬口。我有一个有趣的感受,台钓中鱼后扬竿、收竿感受鱼的力道的过程,是最为刺激的,但路亚所带来的兴奋、刺激更大。这个更大的刺激点,在于鱼咬口时信号通过鱼竿传递到手上的过程,特别的清晰,咚咚两声,似乎是在敲门。对于我来说,感受鱼的咬口,是乐趣与刺激的高峰,至于钓鱼的数量、带走多少鱼,反倒没有那么重要。只要留下一张照片、一段视频,或朋友圈分享炫耀,或留作纪念,就足够了。反过来,对于我来说,台钓刺激的顶峰,是最后鱼的总数、大小,以及将这些鱼带走。或许,这种刺激点的不同,是路亚这一钓鱼方式倡导将鱼放流的某种因素。

和一位朋友开玩笑说,在周末“抛妻弃子”独自出去钓鱼,是在是一件过于残忍的事情,所以,我索性把路亚发展成一项全家人都参与的家庭活动。我先教十二岁的女儿一些基本路亚知识与技能,比如:如何抛竿、基本操作动作、上鱼后的注意事项。她很快就感受到路亚的乐趣。接着教七岁的儿子。上周在上海周边一个路亚基地,指导儿子之余,教老婆一点基本抛竿(把刹车调到最大)、操作手法,在上了十条鱼后,她似乎也上瘾了。

对了,路亚的英文是 Lure Fishing,而 Lure,是诱惑、引诱的意思。简单来说,就是用仿真的軟铒、硬饵,配上适当的操作手法,模仿水中小虫、小鱼、小虾活动的样子,以此引诱目标鱼去追咬。用我女儿的话说,就是骗鱼。人类呀,真坏啊。不过,有时我真佩服发明路亚钓鱼的人,真是天才的想法。

2021 感恩题目

1. 感谢上帝保守疫情中家人与自己的平安;

2. 感谢上帝保守我们能坚持阶段性规律的家庭礼拜;

3. 感谢上帝供应我们家庭一切的需要,给我们家庭奇妙的带领;

4. 感谢上帝保守在严峻环境下孩子们依然能有受教育的机会;

5. 感谢上帝,通过学校的老师们帮助孩子的学习。在与R.Z的送别交流中,真实的感受到他们的敬虔与爱心。他们的经历,也给我很大的鼓励,甚至会影响我后面的一些生活决定。

6. 感谢上帝使我们通过XXXX的申请;

7. 感谢在我申请XXXX过程中,为我提供律师服务的Woody,提供中介服务的Chen弟兄,为我提供相关证明的Xuping弟兄;

8. 感谢上帝通过耶稣基督赦免我罪使我得救,有永生的盼望,使得在身体衰弱、世界混乱下仍有盼望;

9. 感谢上帝保守MGC的平安,以及美好的肢体之间的关爱;

10. 感谢上帝保守两个孩子的健康成长;

11. 感谢上帝赐给我现在的工作。但我实在是有愧,需要悔改;

12. 感谢上帝通过老同事、朋友为我写推荐信;

13. 感谢H老师/师母在TMS聚会中对我们的关心与鼓励;

14. 感谢上帝保守我与延冰的婚姻,有冲突,也有恢复;

15. 感谢上帝通过YT,ZH家庭关心我们;

16. 感谢上帝通过Shanshan,Zhaozhao关心以琳与安然;

17. 感谢上帝我的父母兄弟对于我们可能的搬迁有不舍,但是他们都舍己的支持理解与鼓励。

18. 感谢上帝我的岳父母,弟弟弟妹都非常关心我们,也感谢上帝今年能够去长春与他们相聚;

19. 感谢上帝带领今年与妻子一起坚持羽毛球运动,也感谢能与学校的老师们一起运动;

20. 感谢上帝,一位特别的前同事能够接触教会并且阅读圣经与祷告;

外地南瓜

外地人

从小,我也是看不起外地人的。村子角落里,有一户人从安徽迁过来。村里人谈起他们的时候,自然带有本地人的优越感和对外地人的鄙夷。这户「外地人」与村里人交往时,客气、谨慎,和自卑。二十多年过去了,今年夏天在长沙老家,和父母聊起时,这户「安徽人」仍然被村里人称为「外地人」。

原本,我可以一直做一个长沙本地人。十多年前,瘦弱、胆小、青涩的我,居然也想要看一看外面的世界。从那时起,就一直飘流在外。回头看,我非常确信,这是上帝的带领。离开长沙,我称之为是我的「离开本地、本族、父家」。

杭州七年,上海八年,作为一个外地人,会思念故乡,也会每年回到本地长沙与亲人团聚,也曾想过是否要举家迁回故里,但最近一些年心里的感觉是,回不去了。曾对妻儿说,我们家似乎会一直「飘流」,过去是这样,未来也很大可能是这样。我很理解圣经上说的「在世上是客旅、是寄居的」的意思,也很认同。上海的房子、沪牌的车子,甚至上海户口,都依然无法摆脱我是「外地人」的身份。但我说的「外地人」,不是指现世的生活,而是指,对于世界而言,我真的是过客。必然的死亡,会结束这段旅程,而我必然会回到我永远的家,在耶稣基督里永远的生命。

未来,每隔几年,我们应该会继续迁移、挪移帐篷。但不论在哪里,我都是外地人,也承认自己是外地人,这个曾经以为卑微羞耻的身份标签。

南瓜

小时候,因为身材矮小,头很大,而我名字中又带有一个「楠」字。所以,被同学、朋友称为「南瓜弟」(长沙话中,最小的南瓜的意思)。自卑的我,对于「南瓜弟」这个外号一直耿耿于怀。成长过程中,我一直对自己的身高(偏矮)、外貌(眉毛很淡、脸上痣多、牙齿不齐…)、性格(内向)感到自卑、苦恼。直到大学毕业后,开始慢慢接纳了自己。在认识基督之后,基本上,我完全接纳自己。

在2021年深秋的上海,我想起了「南瓜」,这个三十年前曾伤害过我的外号,这种在长沙农村最普通常见的瓜果食物(产量高时,卑贱为猪食)。并且,我打算,以「外地南瓜」这个名字,写点东西,或者做点东西。这个名字,有点自嘲、与自己和解的意味。的确是这样。我想,是因为基督信仰,才能接纳自己。

外地南瓜。

聊一聊「学英语」这件事

上海市从教育政策上将英语从小学应试科目中踢出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对于有基本独立思考能力的家长来说,是一件好事。当英语不再是一个应试学科,那就值得严肃的思考:孩子为什么要学英语?或者,更直白的说,学英语有什么用?

作为一个学了20多年英语,英语依旧很「渣」,但仍旧对英语抱有持续兴趣的人,简单的聊一聊,英语对于我的价值在哪里。当然,我对于英语学习的观点,必然也会影响我对两个孩子英语学习的思考与决策。

语言,除了传达信息、思想、情绪,语言本身就蕴含着美。一方面,在字、词、句、段落之间,充满节奏、韵律之美;另一面,是因着文化传承、人生经历与处境等所产生的情感共鸣。当我读汉语古文、古诗,或者读英文圣经时,常常能体会到这种美,被其所感动。这并非我在汉语、英语语言及文学方面有多深的造诣,相反,在这些方面我是粗浅的。即使粗浅,但只要有安静的心去看、去读,语言的美就自然散发。

一个人想要对世间事物有更客观、全面的了解,不管是日常生活的小事,还是国家或国际时政,如果只是通过一种语言、单一立场去观察了解,这一定是偏颇的,特别是在东方文明古国这样一个「信息被过滤」的环境下。别成为一个懒人。最便捷的方式,想点办法走出中国的互联网去寻找相关的英文讯息资源。世界日趋堕落、混乱,很难说掌握的信息越多、就一定「兼听则明」,但总强过根据一家之言做判断吧?

纵览古往今来世界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、各类知识、科技研究,绝大多数都是以英文语言记录。我狭隘的认为,人的时间是有限的,如果我们要去挑选一些人类文明中的精华进行学习(有时仅仅是欣赏),何必只是局限在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之内呢?为何不把挑选范围放在整个世界?相比「龙的传人」这个身份,我更在意如何做一个更正常、丰满的「人」。

我是一位用户体验设计师,非常幸运的是,从我大二、大三时候开始,对于设计专业信息、互联网行业信息的关注,都是在英文世界中。这绝对是让我巨大获益的。毫不夸张的说,现代社会最好的专业信息资源,都在英文世界。除非,你是想要学中医、中餐。但是,或许即使是中医、中餐的专业信息,或许还是英文写成的。(这完全是我的胡乱猜测。我是一个不信中医的人,虽然小时候被灌了无数的中药)

最后,对于英文,我还有一个更实际的应用 — 英文可以辅助我更好的理解圣经。当我对中文和合本圣经的某些翻译难以理解时,我会去参考、对比一些英文的版本。

长沙

长沙,我的老家,生长之地,人生路的起点。但过去十多年里,我却一直在逃离长沙。少年时,父母说,好好读书,跳出农门去吃「国家粮」;大学毕业后,设计与互联网最好的机会都在一线城市。似乎,要离开家乡,才算是有出息的。又似乎,打拼多年后再回到长沙,是没出息的。于是,即使是在长沙的春节假期生活,内心之中仍旧充满了焦虑与不安,只想快快的回到工作所在的城市(之前是杭州,现在是上海),在「积极努力工作与生活」的状态中寻回社会安全感。

今年,我回长沙的次数、在长沙生活的时间,是历年之最。我也惊讶于自己现在竟然也慢慢的找到在长沙生活的一种平和感。所谓平和感,就是心里被「这就是生活」所说服。究其缘由,可能有二。

其一,可能对于我们家来说,在上海与长沙的生活,差别不是太大。生活需要的资源、设施,在我们消费能力范围内的,上海有的,长沙基本都有。因此,我也常常思考:对于普通人来说,大城市的优势在哪里呢?工作方面,目前从事远程工作,也无差别。人际交往方面,我们以教会、以基督徒朋友为主,两个城市基本无差别。

其二,或许是开始注重亲情。我说的,不是「更注重」,而是「开始注重」。显然,与熟悉我的朋友所认识的不一致,对于家人,我可以说是「没心没肺、铁石心肠」,是一个过于独立于父母的人。在这一点上,我可能滥用了圣经上「人要离开父母」的教导,而对「孝敬父母」的教导忽略太多。虽然我不愿意常提「人到中年」这件事,但的确是站在人生旅程中点上才让我有所体会,人与人的的相处与关系,特别是与父母的相处,即便不说非常重要,但也不可忽略。将心比心,对于我的孩子,我希望在我老的时候,他们能更多的陪伴我。我的父母,他们也是这么希望的吧?

最近停笔很久,生活表面上也是平静的,但内心深处却是极不平静的。环境艰难动荡,很多待解决的问题,很多生活方向的可能性。回顾我过去所有的决定,2006年离开长沙去杭州、进入教会,2009年「闪婚」,2013年加入流利说搬家至上海,2015年选择让孩子接受C教育,2019年离开流利说,2021年为WD工作,看起来每一个决定,都是我的选择,但回头看,一路都是我所信仰的上帝的带领与看顾。我真不知道前路如何,明天如何。

要爱惜光阴,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。

要爱惜光阴,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。 不要作糊涂人,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。
以弗所书 5:16-17 和合本

making the best use of the time, because the days are evil. Therefore do not be foolish, but understand what the will of the Lord is.

作为一名基督徒,最近身边所发生的事,不论是信仰环境、教育环境的愈来越紧迫,还是如「成都49中」这样悲惨、离奇、不公的世事,这些让我不知觉之间,陷入到愤怒、失望、忧愁、惊慌、彷徨的复杂状态之中。

早五六年,世界之中虽然也充斥各样不法不公、荒诞可笑之事,也有形势紧张的时候,但那时,我仍旧是轻松的,或许是因为,那时是对世事认识不清楚而置身事外的轻松。

而现今,虽然对世事的认识依然有限,但当下,在某些方面,我已然成了这股形势的「当事人」,某些时刻,感觉正行进在「历史的河流之中」。

前几个周末,和孩子们一起看完《魔戒》三部曲电影。邪恶来临时,有哪个世界,能世外桃源、岁月静好呢?夏尔?精灵王国?没有。有哪个族类,能置身事外呢?没有!连「树人」这样的族类,都不得不起来抗争。

今早醒来,即将在低落的生命状态中开始浑浑噩噩的一天之时,翻到一篇文章,其中「要爱惜光阴,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」以弗所书 5:16 这句经文吸引我。

现今的世代,的确是邪恶。人可看见、可感知的邪恶,是出自人的,无论是卑微之民,还是位高权重之辈。然而,邪恶的根源,最大的恶者,却是撒旦。最大的争战,是那人眼所不能看见的属灵的争战。

人常说,生命短暂,要爱惜光阴。而圣经告诉我,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。英文圣经,对于「爱惜光阴」,表达的更清楚:making the best use of the time。善用时间。

我想,最大的善用时间,就如《以弗所书》5:17所说「不要作糊涂人,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」。调整、校准自己的方向,寻求神的心意、活在主的旨意之中。

日常需要改变是,停止沉迷于刷微博、Twitter、Instagram、知乎这些社交媒体,不浪费时间在其中。

投入必要、固定的时间在家庭敬拜中,帮助孩子认识神,特别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。

为永恒去劳力、建造 Building For Eternity.

路加福音 14:28 和合本
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,不先坐下算计花费,能盖成不能呢?

昨晚,被同学/朋友易修钦的新工作室给刺激了,开阔、精致,如同一个私家美术馆和高档酒店。再想想,他竟然还有时间玩爱好,相比之下,自己忙于孩子的教育、家庭、信仰(其实没投入什么时间)。实实在在的羡慕嫉妒恨,心情不好~

感谢神的保守,在我气息微弱之时,今天能去读圣经、灵修。

做基督的门徒,是要付上代价的,那就是「撇下一切所有的」去跟随基督。一切所有的,就是基督之外所有的事物。

如果不撇下一切所有的,就像我现在的样子,看重基督之外很多的事物,是不是就不能作基督的门徒?当然不能作基督的门徒。这是耶稣的原话。不配做基督的门徒,是不是等同不能被称义得救?我不确定。或者说,不愿意承认。

因为,如果我承认「不撇下一切所有」的就不能成为基督的门徒,也因此不能得到永远的生命,那真正得救的人,能有多少呢?

基督徒很多,但「撇下一切所有的」的基督徒,实在很少。

我需要计算跟随耶稣的代价,计算做门徒的代价,计算得救的代价。福音不是廉价的,得救也不是廉价的,主耶稣已经为我付上极重的代价。我绝对无法偿还什么给神。但我真的需要知道,这条天路,不是轻松的,是要计算并且付上代价的。

现在的生命,真实到可以用眼睛看见、用手触摸,但却是不完全、罪恶、短暂的;而那永恒中的生命,虽然还不能用眼睛看见,却是更真实、荣耀的。

早上祷告时,悔改自己当下的状态时,想到「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,他们的愁苦必加增;」「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,只在乎公义、和平,并圣灵中的喜乐。」这两段经文时,就无比的觉得神的话语是真实、可信、可畏的。

视角的转变

过去,我总是用自己作为「人」的有限的认知、感受,去判断日常事物、成长、工作的价值。人生如此短暂、无常、易逝,人的能力、作为,面对死亡,令人感到绝望,面对永恒里,令人感到无限渺小。因此,我极度容易陷入到一种负面情绪中,认为一切都是空虚、无意义、无价值。

回想,多少时间,竟然在这样的彷徨、叹息中耗尽。

当我的目光转向神,去思想「荣耀神,以神为乐」时,光就照进来了。原本被我看作无意义、无价值的事物、事项,得以获得重新评估与评价的机会,是透过「是否荣耀神」的视角去评估,而不是自己的认识、感受。

另外值得自己警醒的是,当决定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,需要停下来想一想,这件事,是为了荣耀自己,还是荣耀神?往往,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骄傲。

你会得到什么? What You Will Get?

你为自己图谋大事吗?不要图谋!我必使灾祸临到凡有血气的。但你无论往哪里去,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。这是耶和华说的。(耶利米书 45:5 和合本)

最近,我并不喜乐,也不平安。

每天一睁开眼,就想要去抓住、获取各样的东西。尽管,有一些是在我的需要之外,有一些,我也不明白为什么非得拥有,随波逐流吧。

这些日子,也经历环境带来的艰难。虽然并非不能度过,但着实是让生活变得麻烦,无端的增加了时间、金钱成本。经过了两三周的挣扎之后,我知道,现在所面临的,是逼迫。

年岁渐长,身体的毛病开始出来了,精力也不够用。有时候想,似乎这一辈子,还没有真正的成就什么事情,就已经到了中年。还有机会去做什么吗?

以上总总,让我最近的生命、生活,变得灰暗。

今天的经文 ,「但你无论往哪里去,我必使你以自己的命为掠物」,让我被提醒,也感到振奋。

纵使,得不到所期望(奢望)的东西,因所坚持的正确而遭受损失,身体逐渐衰败,甚至没有什么成就,但是,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物,神却已经应许、赐给我了,那就是在耶稣基督里的永恒生命。

与世人不同的是,我已经知道我最终的归宿,并且,这归宿是完全、美好、荣耀的。因此,我理当活出一份没有后顾之忧的样子。

感谢

  1. 感谢神。虽然有逼迫,生活有艰难,但主耶稣已经胜了世界。纵然世界充满荒谬、丑陋、残缺、不公,但信耶稣之人将要去到那完全、永恒、荣耀的国度;

不但如此,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。(提摩太后书 3:12 和合本)
我们遵守 神的诫命,这就是爱他了,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。因为凡从 神生的,就胜过世界;使我们胜了世界的,就是我们的信心。胜过世界的是谁呢?不是那信耶稣是 神儿子的吗?(约翰一书 5:3-5 和合本)

  1. 感谢大羽的关心,与我一起灵修,再一次恢复;
  2. 感谢神,让我看到自己在与人合作中,心底一直存着一种卑贱、恶劣的「敌对、防范」情绪。这情绪,是因为自己心底的骄傲所致,总想彰显自己(常常是通过贬低他人);

他必兴旺,我必衰微 Decreasing into His Purpose.

他必兴旺,我必衰微。(约翰福音 3:30 和合本)

门徒告诉约翰,越来越多的人,去耶稣那里受洗。他们担心耶稣抢夺了他们老师的人气。而约翰喜乐的说「他必兴旺,我必衰微」,因为约翰清楚他自己的位置,即「 我不是基督,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」。

章伯斯弟兄说「如果,你成为他人的不可或缺的依靠,那么,你就偏离了神」。这对我是个很好的提醒。

身边有朋友在困境之中的时候,出于同情心、爱心,我愿意为朋友祷告,求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。也愿意尽些力气去帮助,或时间,或金钱。

帮助人,原本是好的。只是慢慢也发现其中的问题。

在多次帮助朋友之后,朋友仍未走出困境,甚至毫无走出困境的希望。而我的帮助,无非只是将问题,暂时延缓而已。过不了多久,同样的问题,会再次来临。而对我来说,有时候也会产生「有求必应、无所不能」的错觉与虚荣。

面对这样略显复杂的求助问题,我应该多一些思考,去思考困境的症结所在。而不是「简单、爽快」的一次次施以援手。

也要祷告,求耶稣带领朋友,在困境中去寻求耶稣、悔改、更新变化。而不是,简单的、走捷径的祷告说「主啊,求你帮助朋友快快脱离困境」。或许,神就是要使用这样的困境去改变一个人。而实际上,神往往是通过困境去改变人的。

应当将人带到耶稣的面前,让他去认识、经历耶稣,忘记了我;而不是将人带到我的面前,感恩戴徳,成就了自己的骄傲。

感谢

  1. 女儿课堂上不舒服,发烧。校医仔细的检查,各科老师贴心的嘱咐。连角落中一位还不认识的老师,也和女儿聊上一句,送上安慰与祝福。感谢神的带领,让我们来到这个学校。也感谢老师们的爱;
  2. WD 遇到一件不公正的事,但是团队在愤慨之后,将不公正之事交给神,也为冒犯者代祷。感谢神带领;
  3. 实在想不到特别的感谢题目了。